200個藍天來之不易!兩年來,陜西強力治霾,出實招、干實事,踏出了一個個堅實的腳?。?BR> ——省委兩年三次召開高規(guī)格大氣治理專題會議,就全省治污降霾工作的重大問題作出決策;
——省政府2012年7月出臺《全面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工作方案》,2013年4月出臺《“治污降霾·保衛(wèi)藍天”行動計劃》并逐年確定具體目標、任務和措施;
——《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》當年列入計劃,當年出臺;
——兩年來全省大氣治理方面的投入超過50億元;
——陜西比國家計劃提前三年實現國Ⅴ汽、柴油全覆蓋;
——關中地區(qū)今年首次出現煤炭消費負增長;
……
200個藍天令人欣喜!我們看到,大家對西安空氣埋怨的聲音少了,全社會齊心協(xié)力,積極參與,共同向污染宣戰(zhàn)的行動多了。
一把手的“一號工程”
2012年冬,一場席卷半個中國的霧霾天氣成為街頭巷尾談論的焦點話題,大氣污染像石頭一樣壓在城市上空。西安空氣質量多次爆表,環(huán)保部門的電話不斷接到群眾投訴:政府到底管不管?人們甚至懷疑,這樣的西安,還適宜生活嗎?
同樣生活在陜西這塊土地上,對于以西安為重點的關中地區(qū)大氣治理,省委、省政府主要領導比老百姓更為關注,各級環(huán)保部門比老百姓還要著急。
2013年3月29日,省委書記趙正永和省長婁勤儉主持召開大氣污染治理專題會議,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系統(tǒng)研究,全面部署。隨后省政府迅即在廣泛聽取意見的基礎上制訂出臺《“治污降霾·保衛(wèi)藍天”五年行動計劃》和年度工作步驟,從此陜西治理大氣污染的藍天保衛(wèi)戰(zhàn)全面打響并高潮迭起。
兩年來,省委書記趙正永三次主持召開大氣治理專題會議,要求把保護環(huán)境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民生工程,每到一地調研指導都要把大氣治理作為重點,反復強調要將此作為一項政治任務強力推進。
“以有條件要上、沒有條件創(chuàng)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,積極主動做好各項工作,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健康、舒心?!?BR> “經濟發(fā)展要和生態(tài)文明建設協(xié)調一致,當前做不到協(xié)調一致的,犧牲一些GDP也要給生態(tài)文明建設讓路?!?BR> “各級黨委、政府每年要向人民報告大氣治理工作成效。”
……
省長婁勤儉多次強調,要切實增強灰霾治理的緊迫感,把群眾的期盼作為壓力和動力,加快改變燃煤結構不合理狀況,加強尾氣治理和揚塵整治,進一步細化措施、夯實責任,確保今年治污降霾工作任務保質保量完成。同時,對西郊熱電廠一期、軍隊燃煤鍋爐拆改和煤改氣等涉及大氣治理的重點問題和難點項目,省長婁勤儉親自研究協(xié)調、親自督查。
通過緊鑼密鼓地安排部署,省委、省政府推進大氣污染治理的堅定決心和科學決策清晰可見——
省人大、省政協(xié)將大氣污染防治列為重點專題開展專項視察、專項調研和專項監(jiān)督。
省、市目標責任考核中將生態(tài)環(huán)保指標由原來的12分增加到25分,其中霧霾治理指標由原來的3分調整為8分。省政府出臺了《空氣質量考核辦法及其細則》,省委考核辦在組織的半年考核中,加大了大氣考核權重,收到了積極推進效果。
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和目標責任考核指揮棒、助推器、風向標作用下,各市縣黨委、政府一把手都把防治大氣污染、保障群眾健康作為民生之本、執(zhí)政之要,全部行動起來了。特別是西安市作為全省大氣治理的重點和難點城市,市委、市政府一把手親自抓,負總責。省委常委、西安市委書記魏民洲要求把治污降霾作為首要民生工程,親自謀劃,親自部署,親自研究針對性措施;市長董軍多次現場辦公解決重點問題,使西安市各級各部門不斷掀起向污染宣戰(zhàn)的新高潮。
省級各相關部門落實責任,主動發(fā)力,形成了“各司其職、責權明晰、齊抓共管、協(xié)調有序”的管理格局,將拆鍋爐、煤改氣、重點企業(yè)監(jiān)管、淘汰黃標車、建筑揚塵管理、擴水增綠等治污降霾的各項措施落到了實處。
兩年來,陜西的治霾行動之迅速、之果敢引起了高度關注。環(huán)保部一位領導評價說:對大氣治理工作陜西各級黨委政府如此放在心上,力度如此之大,行動如此密集,全國少有。
史上最猛烈的“藍天行動”
省委大氣治理專題會議以來,以減煤、控車、抑塵為手段的陜西有史以來最為猛烈的大氣污染源聯合“清掃”行動拉開大幕。
一項項剛性舉措相繼出臺、一批批整治成果接連實現。
《陜西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》、《陜西省治污降霾保衛(wèi)藍天行動計劃》、《陜西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》、《關中地區(qū)重點行業(yè)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》……
一系列法規(guī)、政策、標準、行動方案出臺,為大氣治理工作提供了強有力保障和支撐。
與此同時,嚴把項目關。關中地區(qū)嚴格涉氣項目建設,嚴控新建火電、鋼鐵、水泥、傳統(tǒng)煤化工等建設項目。省環(huán)保廳今年對環(huán)保措施不完善的50個項目直接退回,對不符合要求的11個項目暫緩審批。省工信廳積極推進淘汰落后產能,提前兩年完成國家“十二五”鋼鐵、水泥、鋁合金等落后產能淘汰任務。
各級環(huán)保部門以總量減排為抓手,積極推進工業(yè)污染治理,全省2687萬千瓦機組實施脫硫,2229萬千瓦機組完成脫硝改造,分別占火電總裝機容量的94%和78%,處于全國前列。44條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00%實施脫硝,75平方米以上鋼鐵燒結機全部實施脫硫,20蒸噸以上的燃煤鍋爐全面開展除塵、脫硫、脫硝改造。積極推行燃煤電廠超凈排放技術,在銅川華能電廠和大唐渭河電廠進行試點改造。省工信廳在提前兩年完成國家“十二五”落后產能淘汰任務后,今年又淘汰鋼鐵132萬噸、水泥189萬噸、鐵合金4.4萬噸、電石7.5萬噸。
強力削減燃煤量。省發(fā)改委、省環(huán)保廳采取一系列激勵措施合力“減煤”。去年以來,全省共拆除燃煤鍋爐3496臺,合計11813蒸噸。今年1-10月,關中地區(qū)靜態(tài)削減煤炭消費量476萬噸,抵消新投產項目煤炭增量后,動態(tài)削減煤炭249萬噸,消費總量下降3%左右,在全省經濟持續(xù)高速增長的情況下,首次實現負增長。
加快煤改氣步伐。今年1-10月,全省天然氣消費量52億立方米,同比增長32%,其中關中地區(qū)消費24.2億立方米,同比增加16.4%,替代煤炭消費63.5萬噸。
今年前10月,全省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輛11.7萬輛,完成國家淘汰任務的86.7%,淘汰進度明顯加快。同時,各地也在積極探路:西安市計劃到2015年底,推廣新能源汽車1.1萬輛;寶雞市對市轄區(qū)渣土車輛實行單車監(jiān)控,定向管理;咸陽市將“黃標車”、“無標車”限行區(qū)域從主城區(qū)擴大到重點縣城和區(qū)域高速及省道范圍。
省住建廳不斷完善工地揚塵治理督查和考評機制,對關中地區(qū)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工作進行了8次巡查暗訪,共檢查工程項目346個,對暗訪的45個工地在全省進行了通報批評,并在媒體曝光;對揚塵治理到位的10個項目進行了通報表彰。各地也相應出臺了建筑工地監(jiān)管措施,積極推行“灑水、覆蓋、硬化、沖洗、綠化、圍擋”六個100%。
公安、環(huán)保部門開展聯合執(zhí)法,今年共查處環(huán)境治安案件76起,治安拘留31人;偵辦環(huán)境污染犯罪刑事案件102起,抓獲犯罪嫌疑人130人,刑事拘留111人。
讓看似不可能成為可能
“在各級黨委、政府的重視下,原來列入大氣治理重點項目中,以前我們感到難以完成、甚至不可能短期實現的項目都得了推進和提前落實,對大氣治理工作促進很大?!笔…h(huán)保廳廳長王成文說。
攻堅克難,不進則退。必須依靠鐵一般的意志,沖破藩籬,勇往直前。
為督促企業(yè)提高治污水平,在國家要求西安和咸陽2市執(zhí)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基礎上,省政府發(fā)布公告將執(zhí)行范圍擴大到關中6市2區(qū),在整個關中實施更嚴格的管控標準,促進產業(yè)更快升級。
渭北旱腰帶地區(qū)土法燒制石灰窯不僅嚴重污染大氣環(huán)境,也危害當地群眾身體健康,多年來一直難以解決,去年渭南市加大拆除力度,一舉拆除小石灰窯1118孔,并配套實施了相關結構調整措施,保障群眾權益。今年咸陽在治理北部亂開采上也不斷出招。銅川市按照“產煤區(qū)不燒煤”的思路,“煤改氣”步伐走在了全省前列。
西郊熱電廠是困擾西安西郊多年的大氣污染“頑疾”,在省市共同推動下,今年一期燃煤機組實施了關停,并按照特別排放限值的要求對二期機組進行了提標改造。
油品升級對控制汽車尾氣污染至關重要。從今年10月起,我省已全面供應國Ⅴ汽、柴油,較國家油品升級要求提前了三年,是全國第一個在全省范圍內全面推行國Ⅴ汽、柴油的省份;據測算,僅此一項每年將減排氮氧化物1.5萬噸。
冬季有效管控建筑揚塵一直是大氣治理的難點。西安市近日出臺《加強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措施》,規(guī)定每年12月到來年2月,除搶修、搶險、地鐵施工外,原則上停止新項目開工。
大氣治理的“組合拳”,讓人們看到了省委、省政府除頑瘴、克痼疾的砥礪前行和勇于擔當,令人振奮并期待見到更多藍天。
“只要我們下定決心,鐵腕治理,一年接著一年治,一屆接著一屆干,西安的空氣一定會變好,陜西的藍天一定會一天比一天多!”在今年10月召開的全省大氣污染治理現場推進會上,主管環(huán)保工作的副省長張道宏鄭重宣示.來源省環(huán)保廳